找到相关内容1062篇,用时3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王恩洋:唯识通论

    ,总括法相作集论,抉择唯识作大乘大乘者:阿毗达磨经中之品名。所谓论者,括瑜伽深密法门,而广演之,境行果三说菩萨殊胜功德,显大乘体大。于中别以十分,于十分中第二所知依分,建立阿赖耶识;第三所知相...。此学自十师之外,更有无性菩萨者,别作大乘论释;陈那菩萨,作所缘缘论,集量;亲光菩萨,作佛地经论;胜军居士,作唯识抉择,俱发挥唯识之理,而陈那二于识体三分义,所缘识变义,在此宗学理上关系尤为重要...

    王恩洋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50968365.html
  • 周叔迦:唯识研究(2)

    虽然同是相宗,但是学说不同。真谛的学说是依据《大乘》的,玄奘是依据《成唯识论》。二人不同的要点有三种:第一真谛说有第九识,玄奘只说唯有八识;第二真谛说真妄和合。真如无明互相熏,玄奘说真如不受熏;...菩萨的行法总括起来不过六度。六度再总起来不过三学。三学就是“戒学”、“定学”、“慧学”。  菩萨的戒学有四种差别:第一“晶类差别”;第二“共不共学处差别”;第三“广大差别”;第四“甚深差别”。那品类...

    周叔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51668372.html
  • 佛教“空”义的历史演变

    偏见的认识和观法,也称为“中道观”。瑜伽行派的中道观把三性统一起来认识,认为由无(空)到假有再到实有,是众生达到真理性认识的惟一的必由之路。为了说明这个道理,《大乘本》卷中《入所知相分》载有一个...  “空”是佛教哲学的根本概念和核心范畴,也是佛教义理的最高范畴。“空”因适应佛教人生归宿学说解脱的需要而成为佛教哲学的第一个关键词。谈空说有,亦即空与有、自性与空性、无常与有常、无我与有我等关系,...

    方立天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11468630.html
  • 解读佛教文化:唐代佛教(2)

    大众转述,显然是无着托名弥勒造作这部论。无着又造《显扬圣教论》、《大乘》、《阿毗达磨集论》,无着弟世亲造《二十唯识论》。无着公然作假,玄奘学习这些,深信不疑,临死时坚决祈求往生弥勒净土,足见玄奘...《瑜伽师地》,同时旁及大小乘《毗昙》各论,又向胜军居士学习《唯识》,天竺佛学的要义,被玄奘全部吸取了。他著《会宗》,疏通《瑜伽》、《中观》两家的争论;又应戒日王的请求,折伏小乘论师的破大乘,著《...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94568851.html
  • 试论吉藏的净土观

    著作中,对当时流行的主要佛典,除《成实论》、《十地经论》和《大乘》三大系统以外,都有所涉猎,或概述,或专论,或注疏,纵横驰骋,尽情评说。其中,关于净土经典的疏释有《无量寿经义疏》1卷、《观无量寿...呵大乘,抉择同异,忘身而弘道,忤俗以通教,以其不可一世之气象,扭转了三学的颓运。中观学这种“弹他”与“显自”并重的学风,对吉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

    华方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04868914.html
  • 佛学的组织法

     中观学派主要的论典有《中论》、《十二门》、《大智度论》、《百论》、《十住毗婆沙论》、《大乘二十颂论》等,其中《中论》是此宗立论的根本。  瑜伽学派主要论典有十一部,而以《瑜伽师地》、《大乘》...法蕴足论》、《施设足论》;中期完成的《识身足论》、《界身足论》;后期完成的《品  类足论》、《发智论》。七合称《六足发智论》。  西元纪年前后,部派佛教完成了论藏,三藏典籍至此完全成立。  伍?大乘...

    星云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211169144.html
  • 作为批判哲学的法相唯识学

    的《大乘》。然而,这些法相宗古学的经典及其思想,大都因为空宗学说的批评、攻诘,或译述上的不同见解而相互矛盾,未能对中国佛教思想构成重要的影响,更没有唐玄奘那样创立为一大宗派。  究其缘由,除上述几...作为批判哲学的法相唯识学  李向平  关于“批判佛教”的争议,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日本驹泽大学的松本史朗与袴谷宪昭两位先生,并由此引发出国际佛学界对于大乘佛教中“如来藏思想”的重新讨论。虽然,有...

    李向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410069633.html
  • 菩提心影:杂俎篇(二)

    —经律论——中去求;经如《华严》、《法华》、《般若经》等,律如《璎珞经》、《梵网经》等,如《大智度论》、《瑜珈师地》等。然而最简括的说明大乘教理行果的,莫如《解深密经》、《大乘》、《成唯识论》...缘起所以性空,这是佛教哲学中之一环。  六四、大乘佛教的行门  谁也知道,佛法的内容虽然包含了很多,然而把它总括起来,不出教、理、行、果的四个字。教是经教,理是义理,行是功行,果是佛果。教如路程单,理...

    慈航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75770425.html
  • 菩提心影:杂俎篇(三)

    反以为这个无名小卒,能够令人注意一下也值得。于是《楞严经》、《俱舍论》、《大乘》、《成唯识论》,一天到晚拼命的轮流上课,他们问我的所以然,我答:“朝弘道,夕死可矣。”  果然,不到几天一张传单来了...法宝《法华》、《楞严》二经各一部(盖此经乃大乘法宝,印度锡兰现已无),五彩接引像,及太虚上人之楹联;此二物,一系小乘未见,一系名人名笔,甚受欢迎;又随身所佩之玉环一个,共五种以代表我中华佛教之情谊,聊...

    慈航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75870426.html
  • 菩提心影:法教篇(一)

    本题系讨论胜义,故略而不谈。今当标此宗所依之经论:(1)《解深密经》,释迦牟尼佛说。(2)《瑜伽师地》,弥勒菩萨说;此菩萨专修唯识观。(3)《大乘》,无著菩萨造。(4)《三十唯识论》,(5)《...华严》及《疏钞》等。(大憨记)  五、律宗胜义  在佛法中,有经、律、三藏之,今此宗乃《律藏》所。《律藏》本有大小乘之分,今所之律宗,非偏于声闻律,并涉及菩萨戒,律宗之教相,似属小乘,但其义理,通...

    慈航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80770435.html